北宋屯田刍论
作者: 左超能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 厢军 提点 太平兴国 真宗 赵宋 田制不立 厢兵 镇戍军 何承矩 元丰二年 
描述:史学界凡研究中国古代封建屯田制度,多言刘汉、曹魏、李唐和朱明清朝,绝少注意赵宋时期。本文就北来前期的电田,从其产生的原因。状况、制度、性质及后果作出了初步的探讨,这对我们全面地认识或评价中国封建社会的屯田制度,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国屯田-农田水利中的经济地理
作者: 曾建忠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屯田制 经济地理 农田灌溉 
描述:汉末三国时期,军阀混战,社会经济遭受重大破坏。旧的经济地理格局被打破。曹操推行屯田制,刺激了水利工程的建设;同时,农田灌溉水利工程促进了曹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蜀汉和孙吴也积极屯田,兴修水利,新的经济地理格局逐步形成。
“屯田蹊径”的艺术内核探论
作者: 姚玉光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文学遗产 关键词: 章法结构 屯田蹊径 慢词 柳永 
描述:"屯田蹊径"是柳永慢词的艺术内核,对此学术界尚未予以实质性地揭示。本文认为,这一内核的本质是将异时性和叙事性注入到以抒情为本位的词体之中,使词的时间和空间呈现出焰火般的绮丽壮观,或逐次燃亮,或今昔互映,或多重叠印;在异时性的展开中,又巧妙地对景物、情感、事件、人物进行选择性对接,使整首词情景交融,人事对映,过渡自然。因此,慢词回环往复的章法结构的开创者是柳永,而不是周邦彦;以为柳词只是平铺直叙的线性结构的学术定位,值得重新思考。揭示"屯田蹊径"的这一艺术内核,对于把握柳词的创新价值,认识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从嘉峪关墓壁画看魏晋河西屯田制度
作者: 马文涛  刘超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关键词: 壁画 嘉峪关墓 屯田制度 魏晋 
描述:魏晋时期屯田成为土地管理中最重要的制度。嘉峪关墓壁画真实再现了魏晋时期河西屯田的情景。该文通过对壁画军屯、民屯的描绘,分析当时河西屯田军民合一的形式与其在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作用和深远影响。
试析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封闭性的原因
作者: 王红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阴山学刊 关键词: 封闭性 古代 小农经济 
描述: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封闭性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封建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愚民政策及屯田、均田、编户制度,农民明哲保身的封闭意识,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宗法制的作用和影响,这些都是形成小农经济封闭性的重要因素。但究其根源,则为土地私有制。
明代河西的军屯
作者: 唐景绅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敦煌学辑刊 关键词: 农业区 宣帝 卫所军 中原王朝 西汉武帝 转输 乐都 令居 居延 河西地区 
描述:甘肃河西地区是古代中西交通的咽喉,又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西汉以来,中原王朝为了确保中西交通的畅通,防御少数民族贵族对边境的侵扰,总是把河西作为必争之地。自汉以来,河西即驻有很多的军队,但河西与内地距离较远,交通很不方便。驻军的粮饷如靠内地转输,是极其艰难的。相反的,从河西地区本身来说,这里土地辽阔肥沃,祁连山雪水可资灌溉,是个很好的农业区。因此在这里设屯种地倒是非常适宜的事情,如西汉武帝时即在令居(今永登县)、居延屯田;宣帝时,在今青海乐都、民和一带屯田;
米兰古代水利工程与屯田建设
作者: 饶瑞符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新疆地理 关键词: 兵团农二师 新疆地理 古代丝绸之路 南道 专业工作者 勘察设计 九六 内部刊物 中西文化交流 古城遗址 
描述:前言米兰地处塔里木盆地东南部,是古代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镇,现在保存的古城遗址是唐代的建筑。历史上米兰对中西文化交流,经济发展超过桥梁作用,今天仍是南疆通往青海的要道,未来的青新铁路将通过这里。为了屯垦戍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于一九六四年开始对米兰绿洲行进勘查和规划设计,从此一个新型的国营农场在这里诞生了。笔者同农二师勘察设计队的同志们一起,在勘察工作中发现了米兰古代水利工程遗址。一九六五年十一月撰写了本文的初稿。一九八一年《巴州科技》(内部刊物)第一期发表了修改稿。这次根据《新疆地理》编辑部的意见,删去了米兰史略部分。由于本人非考古专业工作者,文中缺点错误望识者指正。
曹魏在江淮的屯田
作者: 林志华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安徽大学学报 关键词: 三国时期 袁涣 社会经济发展 刘馥 邓艾 黄巾 蒿里行 仓慈 司马朗 土地所有制 
描述:曹魏屯田对当时的社会有着重大影响,曹魏屯田制也是中国古代封建土地所有制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曹魏屯田中,江淮地区的屯田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因此,研究曹魏在江淮的屯田,不仅有助于研究曹魏屯田制,而且有助于我们回顾安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曹魏屯田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东汉末年以来的长期战乱,造成了中原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景。(曹操:《蒿里行》)江淮地区是汉末、三国时期的重要战场,所遭到的破坏更为严重,袁术统治江淮时,已是“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三国志·魏志·袁术传》)建安七年正月,曹操回到故乡谯(今安徽毫县),看到
《水经注》中记载的农田
作者: 陈桥驿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中国农史 关键词: 郦注 军事需要 面表 大概情况 《水经注》 西邸 会稽 古代农业 北堂书钞 车箱渠 
描述:《水经注》拥有大量关于农业的资料,其中有些资料涉及各个地区、各种类型的农田。对于研究古代农业发展的历史,以及耕作制度、农田水利等方面,郦注记载的这些资料,都是很有价值的。郦注记载的农田,有一部分是古代为了军事需要而垦殖的驻军屯田。这类屯田,大部分在西域,但也有一些在内地。下面表列的,是这类屯田的大概情况。
赵充国屯田及其收效
作者: 陈汉平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学习与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关键词: 赵充国 羌人 百官公卿 大司农 湟中 乡亭 屯田制度 罕羌 清文献通考 弛刑 
描述:本文对西汉赵充国在湟中屯田的史实进行了研究和考订,提出了与前人不同的见解,对此次屯田作了新的评价。作者认为,赵充国屯田湟中主要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不尽为得谷而设,屯田的内容多非耕种,屯田也并未获得谷物,屯田所取得的胜利,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胜利。
< 1 2 3
Rss订阅